新华社上海11月1日电(记者朱翃 兰天鸣 黄安琪)早晨起来,一包垃圾掉在楼门前,袋子破碎、秽物满地;晾在窗外的衣物棉被,被楼上扔下的垃圾弄得脏臭不堪;从楼下经过,异物从天而降落在身后,幸好没有砸中脑袋,不知该庆幸还是难过……
“高空抛物”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让人又恼又恨,却又因为难以固定证据而难以查禁。在高楼林立的上海,街道社区和属地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又是怎么联手解决这一“顽疾”的呢?
今年7月中旬的一天,在上海黄浦区局门路边的一栋高楼边忽然传出一声巨响,保安老徐循声来查看,发现一只红色消防灭火器被人从高楼上抛下,瓶身砸在地面破裂,白色的烟雾弥漫四周。闻讯赶来的半淞园派出所民警发现,该楼有25层,常住居民近1000人,人员进出情况复杂,给警方的排查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社区民警与居委会人员连续数天开展入户走访,宣传高空抛物的危害性;另一方面,派出所联合相关部门对大楼安装了高空抛物监测系统。这种智能化的监控探头对着高楼的外立面,可以敏锐捕捉到高空抛物并及时警示。
7月18日,接入派出所智慧安防平台的高空抛物监测系统连续产生4个警示,显示该幢楼21层某室有不明物体从窗外扔出。经过警方调查和耐心教育,8岁的小秦承认了自己因为贪玩,曾多次从高空抛下灭火器、注水垃圾袋等物品。民警对其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并责令监护人对其严加管束。
“这不仅仅是一次问题的解决,也是对‘智慧安防’设施的一次有效实践,更是对广大社区居民的一次宣传教育。”半淞园派出所所长王毅刚告诉记者,智慧公安建设的生命力在于应用,目的是服务一线、服务日常。自从有了智能监测探头后,高空抛物的监看问题迎刃而解。
智能监控设备的精确发现、及时警示功能是“利器”,但社区治理的好坏,不仅在于设备,也需要社区管理人员的用心、用情。
“我们发现,小部分高空抛物问题其实是高空坠物,比如顺手将塑料瓶放在窗口边掉落、阳台上的盆景没有专门固定、墙面陈旧剥落等等,当事人没有主观故意,但实际上也造成了危害。”静安区临汾路380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顾宣告诉记者,居委会和物业加强上门宣传和巡逻检查,一方面是督促居民们都养成好的习惯,自觉抵制高空抛物的行为,也避免一些麻痹疏忽的行为;另一方面联合居民小组对高楼的外立面、楼道窗玻璃等定期检查,防止意外脱落伤人损物。“平安社区建设,既依靠高科技的手段,也依靠大家共同努力。心齐了,很多问题也就不成问题了。”顾宣说。
今年以来,上海的“智慧社区”建设不断拓展延伸,在“政府补助、街道投入、居民共筹”的方式下,“飞入寻常百姓家”。高空抛物监测、小区智能门禁、烟雾感知报警装置……“智慧社区”不仅让居民们住得安心、放心,也催生了街镇各部门的“管理变革”——公安、市场、城管和物业公司都更加敏捷高效,一旦社区内的感应探头发出警报,“智慧社区”就会把信息发送给相关职能部门。遇到需要立即处理的问题,按照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的位置,调配最近的管理力量赶赴现场。
上海市法学会副秘书长汤啸天说,城市的治理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人的问题,需要发动各方共建共治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