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互联网电视开、关机时强制推送的广告,消费者不胜其烦。有网友将这种硬性的商业信息植入称为网络“牛皮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类似现象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开机广告”现象并不是个新问题,几年前就有消费者在反映问题,相关行业组织也在不断呼吁整改。“开机广告”任性太久,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在生产厂家看来,“开机广告”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一方面开机广告弥补了开机黑屏枯燥等待的时间,如不喜欢用户可以拨打客服电话,有些产品也可取消开机广告;另一方面,通过向广告主收取开机广告等费用,也降低了消费者购买电视的成本。
但显然,消费者并不认可。有网友说,“智能手机、电脑开机也有几秒的时间,是不是也要强制植入广告呢?”“既能通过电话申请在后台关闭,为何不默认成关闭有需要再开通呢”“产品的成本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让消费者分担未必公平”。
广告泛滥或是利益作祟。伴随以智能电视为代表的OTT(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设备高速普及,有报告预计2019年OTT广告规模将达到109亿元,形成新的产业风口。前期靠低价抢占市场,后续靠广告等补贴利润的商业模式,正成为厂商盈收增长的新来源。
规范企业行为,需要行业自律,更需要监管单位的整改引导,正如江苏省消保委给企业的告知书中提出的整改要求,要售前告知保障消费者知情权,提供“一键关闭”功能保障消费者选择权,自主关闭开机广告保障消费者公平交易权,健全投诉处理机制正视消费者诉求。此次,江苏省消保委对被约谈企业提出了“在10个工作日内提交书面整改方案”的要求,效果如何社会各界都在关注。
有趣的是,也有一些厂商抓住了市场痛点,将“秒开秒关”作为了产品新卖点,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在消费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企业的致命伤是对用户反馈的冷漠,从未有大到不能倒的企业。只有那些抓住消费大市场优势,洞悉用户需求不断创新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一路领先。
10月24日,也就是今天,是江苏省消保委要求被约谈企业海信、创维、夏普、长虹、小米、海尔、乐视提交书面整改方案的时间节点,在“用脚投票”的市场里,这又何尝不是对企业的一次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