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刘蕊 李燕 邱英)1月17日,农历小年。
整个城市的街道已经挂上喜庆的灯笼,车水马龙间人们的脸上浮现着即将团圆的笑意。
“请市一医院做好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防控准备工作。”接完电话,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科负责人赖成虹面色凝重,职业的敏感和警觉让她嗅出了应急备战的味道,而她便成了医院“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组副组长。
从这天开始,赖成虹便开启了“24小时随叫随到”的工作模式,“休息”两个字对她来说尤其珍贵。
掌好“指挥棒”,制定“作战方案”
“应急预案如何考虑最全面?”
“新区和城南病区两个院区如何协同?”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染科、急诊科如何调配?”
“人员团队如何统筹组建?”
……
一系列的问题涌入赖成虹的脑中,要保证医务人员有序开展工作,“作战方案”尤其重要。作为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医院疫情防控医疗组织管理的具体负责人,赖成虹压力巨大。
接到疫情防控准备通知后,赖成虹便不停地联络对接,依然面临困难:“医院现有两个院区,这意味着要按照两个医院的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其难度至少增加一倍。”
经过反复的讨论,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医院于1月17日当天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疫情防控医疗工作组,并安排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染科和急诊科专业医生在两个院区开展24小时发热门诊工作,整个医院在第一时间进入了应急战备状态。
按照医院部署,赖成虹组织建立了疫情防控医生三梯队模式,组建了发热门诊团队,新建了新区发热病人隔离病房,改造城南病区发热病人隔离病房,紧急改造医疗相关流程10余项,分层分批全覆盖开展培训2000余人次,推动了两个院区协调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当好“领路人”,深扎“一线管理”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赖成虹身上的责任越来越重。对外,她是医院医疗工作的联系人,承担着接上级指令和接其他医院转诊的工作;对内,作为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组副组长,她要负责全院医疗防控救治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
“赖科长呢?”
“去隔离病房了。”
每天,赖成虹都会反复穿梭在两个院区的发热门诊、城南病区发热病人隔离病房、新区发热病人隔离病房和急诊科等高危工作点,了解各点的工作情况,督促医生持续学习最新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
此外,赖成虹还要负责为每一名疑似患者组织专家会诊,拟定诊疗方案,解决每一个细节问题。现在只要有人寻找赖成虹,不用问也知道,她不是在去一线的路上,就是在从一线回办公室的路上。
“流程是新的,它有一个适应期,需要在执行的过程中及时调整,到目前已经完善了10余版了。”赖成虹说,只有到一线去了解实际情况,才能不断的优化流程保证这场硬仗打得下来。
“忘掉”家的温暖,“超长待机无休”
这是战“疫”打响的第25天,赖成虹依然没有时间跟家里人好好吃一顿饭、聊一聊天。“因为我每天回家时间不确定,家人已经习惯了不问我什么时候回去,只是默默把饭菜放在微波炉里。”想到这里,赖成虹是绵长无边的抱歉和心酸。
1月30日,正月初六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赖成虹径直往微波炉的方向走去。“我当时看到饭菜觉得非常丰盛,也没多想。”一边右手扒着饭,另一边左手回复着工作信息,一瞬间,赖成虹突然想起,今天是母亲的生日。
“对不起啊,我忙到都把您的生日忘了……”还没跟母亲说完话,电话响了,医院里一名疑似患者的检验结果报告为阳性。“确诊了,我得回一趟医院。”顾不上刚吃了几口的饭菜,赖成虹便赶回了医院。
直到半夜12点,赖成虹才再次回到家里,家人们早已睡去。她将医院一天的防控工作小结上报后,刚睡下1个小时,电话又响了,是市中区人民医院有一名疑似患者马上要转院过来……
这样的工作每天继续着,因为没有时间睡个好觉和不停的接打电话联络工作,赖成虹的眼睛已经微微红肿,声音也嘶哑着。同事担心她“超长待机”身体受不了,劝她回去休息一下,她只是微微一笑,她说:“疫情没有休息,我不会休息。”
这就是常常被忽略的“幕后英雄”,她有家人,有血有肉,也需要休息,没能力阻止灾难却在默默改变一切。她站在一线的更前方,抗战数十天,她是个普通人,用自己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力量守护着甜城的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