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台州9月10日电(记者 范宇斌 通讯员 陶宜成 章朝晖)忠诚,是永不过时的弄潮儿。在东海之滨,海州南岸,一群艰苦奋斗的“海岛卫士”72年扎根榴岛,执着守卫,伴着海岛的惊涛拍岸、飓风骤雨,锤炼成独特的品性。
近日,武警浙江总队台州支队玉环中队(以下简称“中队”)的官兵向记者讲述其扎根海岛、立足本职、紧贴实际,却又大胆创新、推陈出新的建队征程。尤其是30余年来,在生活、生产、训练中,逐渐发展为“自强不息、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海岛精神。
薪火相传的海岛精神
“晨雾绕岛,形状如环。”玉环岛是浙江省第二大岛,作为岛上与群众联系最为紧密的部队,玉环中队精细化管理无疑是中队官兵专心练好“内功”的重要“宝典”。
从最初的“出门戴帽扎腰带、被子叠成豆腐块、走路要有专人带、睡觉鞋尖都朝外、紧急集合来得快”到现在“扫把穿上紧身衣、凳子戴上保护套、衣架挂上姓名牌、抹布安上防风扣”等精细化顺口溜,如今已具体演变成9大类、76小项细则。
“精细化管理的传统在中队已坚持30多年,这是我们每名战士的必修课。”应急班班长尚中余拿起一本《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自豪地介绍道。
然而,当兵前的尚中余还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刚来中队时并不适应,觉得管理制度又细又长,简直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尚中余说,记得有一次打扫卫生,为图方便,他随手拿了卫生间的抹布擦拭走廊窗户,司务长李京京正好经过,发现后他马上拿报纸重擦了一遍。
这让尚中余感到很愧疚。事后,李京京对他说:“中队的《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看似类目繁多,标准严苛,但是它紧贴实际,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工作能力。”
细小的养成,精细的管理,让中队官兵慢慢养成了精益求精、严格要求的行为准则。中队长蔡威常说:“精细化管理模式帮助我们涵养了由表及里的精致内涵,我们唯有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才能将海岛精神薪火相传。”
艰苦奋斗的海岛卫士
超越有限的一切。对于玉环中队的官兵而言,这种超越是有标准的,在中队40多平方米的荣誉室便可一探究竟。
1987年起,该中队被武警浙江总队连续32年表彰为先进中队,14次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21次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1997年和2016年先后被武警部队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集体”和“基层建设标兵中队”……
“一开灯荣誉室里总是金灿灿的。”细数奖牌,不胜枚举,官兵们都很自豪。而这些荣誉的累积并不容易,背后是72年扎根海岛的无怨无悔,是连续32年持续先进的艰苦奋斗。
1987年中队改组之初,由于受海岛条件制约,营区基础设施薄弱,官兵生活环境非常艰苦。中队用的灶台是简易搭建而成,睡的床铺是木棍扛棕垫,官兵一日粮食只有半斤米,没有蔬菜只好配盐汤。特别是那年除夕,破旧的营房没有任何取暖设施,凛冽的海风吹得战士们的脸生疼。
当时驻地经济落后,地方支持有限,中队没有经济来源。当年,大伙儿把积攒了一年的废铜烂铁和废旧报纸卖了70元钱,购置了面粉、猪肉、白菜等食材,围坐一桌,一起动手包饺子。其实70元钱,平均一人还吃不到一碗饺子、分不到三块肉。但就是这样,那年除夕依旧年味十足。
如今走进新营区,营院不大,却雅致紧凑。每次来中队参观的人员,都要“受领”一道考题:中队地皮有限,必须尽可能用好每一寸土地。请猜一猜这块草皮下面藏着啥宝贝?
原来,玉环常年缺水,淡水资源更是匮乏,尤其是夏季,洗澡难题常年困扰着中队。战士们开动脑筋,在地下建起水窖,平时储水,一旦停水就抽水使用。上面种草,既美观又实用。
过去由于条件有限,艰苦奋斗往往着重体现在物质上的矛盾;而今,条件改善,连续先进更多是精神上的压力。
其中,“吐槽”最多的莫过于长跑训练。由于中队附近道路狭窄、车辆川流不息、事故易发多发,考虑到官兵训练安全,都是绕着营区的内圈跑,一次五公里就要跑16圈。
为此不少新兵还哭过鼻子:“1圈、2圈、3圈……班长我还有几圈啊?快到了吧?”“还有9圈。”“怎么还有9圈?我都不知道自己跑了几圈了,再这么跑下去,人都跑傻掉了……”
像这样的提问还有很多,每当新战友不适应的时候,老同志都会宽慰道:“以往说海岛中队苦,那是生活条件上的苦。现在的‘苦’,其实是一种精神磨砺。这一圈圈的循环反复与我们在部队的生活其实很像,只有咬紧牙关、坚持到底,意志才能愈加坚韧。”
生生不息的海岛情怀
水碧、天蓝、沙白、林绿……对于中队的历任老兵来说,海岛精神是中队的根,它承载着中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000年入伍的战士叶巧龙,曾考学失败,心灰意冷。中队党支部考虑到他平时表现优异,就主动研究将其转改为士官,并鼓励其继续考学。熬酷暑、战寒冬,他将中队的鼓励化为学习动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次年他金榜题名,实现了人生的目标。
军校毕业后,叶巧龙又主动申请扎根海岛,把中队当家一样建设。后来他一步一步成为了中队的政治指导员、支队的政治工作处副主任。
饮水思源,常怀感恩。老指导员陈先宏,在中队任职了10个年头,每逢“八一”等重要节日,都要来中队慰问官兵,给大家讲述中队趣事、回顾历史、分享建队经验。
退伍老兵诸葛东海,回到家乡后当选为村支书,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将村子由经济全镇倒数转变为市文明村、省生态村,他坦言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中队带兵方法的启发和人性化管理理念的灌输。
像这样优秀的老兵还有很多,不论在哪,他们始终将中队好传统、好家风的“接力棒”传递下去。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几十年来,中队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不怕苦,争第一”的队魂,不曾忘记;“以队为家当主人,勇于担当争上游”的集体荣誉感,不曾改变,这些特质养育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官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