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脱贫攻坚战中的大爱故事

2019-12-06 12:42:47    来源:人民网    

2019年“五一”节前夕,我们收到了一笔4万元的捐款。作为北京屈正爱心基金会的资深员工,基金会成立7年来,每天我都会经手各类捐款和求助信息,早就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但是当我看到捐款人的名字时,还是惊讶地喊出声来:“小安(化名)!怎么会是你?”随着闪现在眼前的那张淳朴而稚嫩的脸,我的眼睛不禁湿润了。这绝不是一笔普通的善款,隐含在这沉甸甸的4万元背后的,是一个爱心接力的感人故事……

第一次见到小安,是2015年初冬的一个上午。在基金会的合作医院——煤炭总医院(现为应急总医院),一个皮肤黝黑的“小不点”躲在妈妈怀里,羞怯地忽闪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虽然只有4岁,这个来自海南的黎族小男孩明亮的眸子,让我读出了那份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他深紫色的嘴唇又在提醒着我,孩子一定正在经历着这个年龄本不该承受的病痛。

小安7个月大时被查出患有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3年多来,父母带着他辗转海南多家医院求医,但当地医疗条件有限,治疗效果欠佳,病情时常反复并不断加重。2015年11月,琼中黎苗族自治县民政局领导通过媒体了解到北京屈正爱心基金会多年来坚持救助贫困先心病患儿的事迹,马上取得联系。12月30日,在著名心脏外科专家、北京屈正爱心基金会发起人及理事长屈正教授主持下,小安在煤炭总医院(现应急总医院)成功进行了第一次心脏手术。这次手术治疗费用近6万元,基金会不但给小安妥善安排了医疗救助,还提供了3万元治疗费用。在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下,两周后出院时的小安嘴唇已经变得红润起来。

再见小安,已是3年后。北京一别,我们一直牵挂着小安的健康状况,等待着为他做第二次根治手术的最佳时机。为减少旅途奔波和节约成本,经屈正教授组织国内多位专家会诊后,最终决定选择基金会合作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第二次手术。2018年12月11日,经过医生们几个小时的精心雕琢,第二次手术完美成功!小安终于浴火重生!

然而,爱的故事还没结束。

今年2月3日春节前夕,屈正教授特意委托志愿者蒋力加前往五指山脚下的琼中县看望小安,为这个历尽坎坷的家庭带去了基金会的关心与祝福,并送上新春礼物。小安父母感动地说:“没想到屈正教授和基金会还想着我们,并委托志愿者来看望孩子。真心感谢大爱正心的基金会,感谢所有关注和帮助我们的人!”

也正是爱的感染,小安一家毅然决定把用于治疗剩余的4万元善款捐给了基金会,让这笔钱救助更多需要救助的孩子。

小安一家的义举感动了基金会的同事们,也让我深感责任重大。回顾基金会成立至今7年间,已成功救助546名贫困先心病患儿,其中包括18个少数民族的112名患儿……大爱正心,正心大爱。我们不仅要救助更多贫困患儿,为他们修心正心,更要把这份爱源源不断地传递下去!

“我要走出去改变患者命运”

■ 海  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主任

“主任,我们平安回来了,向您报到”——手机微信跳出的一行信息终于让我释怀:他们终于从海拔超过5000米的青藏高原筛查完脊柱侧弯患者后平安回来了。这是我们“大海脊柱拯救行动”的团队今年第3次前往青海玉树,尤其这次为了抵达最偏僻的居民点,他们穿越了可可西里无人区,行程特别艰苦,始终让我牵挂。随着专家们平安回京,延续13载的“大海脊柱拯救行动”2019年度脊柱侧弯救助任务画上了圆满句号。

30多年前,我刚工作就开始接触脊柱侧弯患者——青春花季般的年龄由于脊柱严重畸形,心肺经常被压迫得喘不过气,幼嫩漂亮的面庞由于背部奇怪形状,小伙伴们都不愿意接近。脊柱侧弯矫形治疗病程长、手术费用昂贵,一名患儿从住院检查、放射评估、牵引治疗、麻醉监护、手术矫形、脊柱固定、脊髓监测、术后恢复等住院费用高达十余万元,很多贫困家庭因担负不起而放弃治疗。

每每想到这些,我的眼前总是浮现出患者和家属们痛惜的表情:“海教授,早知道这个病能治,我就不会拖这么重了”“海教授,起初体检发现脊柱侧弯才30度,刚过两年怎么进展得这么严重!”“手术?我家两个孩子全是脊柱侧弯,谁治?谁不治?治不起,等他们长大了自己治吧!”

为了让更多贫困脊柱侧弯患者摆脱痛苦、尽早治疗,2006年,我带领朝阳医院骨科脊柱侧弯团队创造性地把自身专业优势和社会爱心人士、慈善团体的资助相融合,创立了“大海脊柱拯救行动”,收治近30个省区市的贫困脊柱侧弯患者。我们的足迹遍及青海、西藏、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尤其是条件恶劣的高原和偏远不便的少数民族地区,至今已经走过13年,累计成功救治近千名贫困脊柱侧弯患者。

近年来,团队更多地关注高原地区脊柱侧弯患者救治,2015年至今仅4年时间,我们已10批次开进青藏高原地区,承担起脊柱侧弯筛查、脊柱疾病义诊和基层医生培训等任务,每次都是克服高原缺氧、环境恶劣、起居简陋等困难,每次都能救助许多脊柱侧弯患者,还提高了当地脊柱侧弯初诊筛查水平。当筛查出的藏区脊柱侧弯患者组队来我们医院骨科集中治疗时,骨科的医护人员都热火朝天地忙起来——有的去机场接待患者、有的帮助办理住院手续、有的做健康宣教、有的联系兄弟科室尽快做术前检查、有的组织多学科会诊讨论病情……大家不约而同、有条不紊地为患者尽一份力。

作为医者,我们虽然无力改变人们罹患病痛的必然,但我们的爱心和“大海脊柱拯救行动”的坚持能够解除脊柱侧弯“戴”在患者身上的“镣铐”,扭转不幸的人生轨迹,还给心灵绽放的美丽。

三访塔尔村小学

■ 亚力坤·奥斯曼  新疆红石慈善基金会·亚力坤奥斯曼公益基金法人

始建于1934年的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麻扎乡塔尔村小学距县城约65公里,现有8个教学班、273名学生,教师19人,是典型的贫困乡村学校。

塔尔村小学是一位作家朋友推荐给我认识的。2012年夏天,我随乡村校园志愿者来到塔尔村,给学校赠送了10台电脑,建立了电教室,同时作家朋友赠送了价值5万元的图书,其他志愿者给十几个乡村女教师赠送了围巾、太阳伞、护肤品等物资。小小的礼物让乡村女教师格外开心,这也是诞生“爱红妆”公益项目的灵感之源。

2016年“99公益日”期间,伊宁关爱志愿者发起了“一起捐”活动,选择的项目是“金色书柜”,定向支持的学校就是塔尔村小学。我与“金色书柜”志愿者朋友们一起来到学校,不少老师认出了我,有说有笑地回忆起几年前的美好往事,还说当年赠送的电脑至今还很好用。

2019年“99公益日”期间,伊犁州公安局退休干部赵玲发起了“爱心衣橱心暖新衣项目一起捐”活动,为塔尔村小学273名学生募集捐款购买羽绒服。11月20日,我随赵玲来到塔尔村小学。在赠送羽绒服活动现场,我对赵玲说:“塔尔村小学是一所偏远乡村学校,我时时在关注它,一心想为该校多做些事。这次通过你的努力,273名小学生获得了‘爱心衣橱’赠送的羽绒服。感谢你帮我达成了一个心愿。以后有机会咱们还要多多合作。”

赵玲乐呵呵地说:“一言为定!”

那段时间,“爱心衣橱”为塔尔村小学捐赠羽绒服的摄影作品雪花般在朋友圈里频频展示,我也公布了一张大合影照片。克拉玛依油泉志愿者负责人帕提曼激动地给我留言:“塔尔村小学是我母亲的母校,一直以来想为这个学校做点儿实事。这次大哥你帮我完成了多年以来的心愿,太谢谢了!明年‘99公益日’,我也要为妈妈的母校赠送物资。”

我笑着说:“明年‘99公益日’咱们一起合作。”

很久以前,我在心里立下一个小目标:要走遍56个民族的乡村学校。这几年,我已经完成了目标的70%,也更懂得了做公益的意义。“爱有多深,路有多远”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我的名字“亚力坤”,维吾尔语的意思是“星火”,我愿意让我这点星火燃烧起来,成为一束照亮别人的光。

“我觉得怎么付出都值得”

■ 杨细芬  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扶贫义工”

我今年67岁,是江西省建工集团退休干部,也是一位在流坑村当了一年多“扶贫义工”的老党员。

2017年5月中旬,组织上安排我带着两位年轻干部,到离南昌近200公里的流坑村驻村扶贫,并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

被誉为“千古第一村”的流坑村是历史文化名村,也是贫困村,辖30个村小组,1311户5677人,有贫困户370户,贫困人口1575人,人口基数大,贫困人口多,村情又相对复杂。

我是当年5月18日来到村里的。驻村后一了解,才知道要做好流坑村的扶贫工作不容易。怎么办?多年党务工作的经验告诉我,做群众工作一定要做实做细,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里去。

为了摸清全村1311户的情况,我买了一辆电动车,白天穿小巷、到田间,上户走访;晚上梳理走访情况、记录帮扶心得、学习扶贫政策。渐渐地,村民熟悉了我这个南昌来的老头子,我也熟悉了村里的每一家每一个人的情况,一个个长期困扰村里脱贫攻坚的问题逐渐迎刃而解。

去年9月上旬的一天,我接到通知说省建工集团驻村扶贫工作队整体“撤出”流坑村。那些天,不少知道我要离开的村民到村委会找到我说:“杨书记,你能不能留下来不走?”牛田镇干部还两次开车到南昌挽留我。

单位的“大部队”虽然撤了,但我选择以义工的身份在流坑村继续扶贫。期间,我协助村两委加强党组织建设,争取资金建起了扶贫工厂,还重新评议了低保户。至去年年底,流坑村已有345户1479人摘掉了“穷帽”,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

考虑到我家中上有老下有小,父亲身体不佳、母亲双目失明,今年7月,我想回到家里尽一个儿子的责任。村民听说我又要离开,纷纷到村委会挽留我,董小华、董泽富等村民还特意制作了锦旗送给我,说党的扶贫政策好,希望我继续留下。

这一次,我还是选择了留下,继续与流坑村民一起奋斗在小康路上。

如今,结合旅游5A级景区创建,在乡亲们的努力和配合下,流坑古村落文化风貌提升改造项目、旅游公路、沿乌江骑行道等工程推进顺利,“棋盘街”古街改造初见成效。贫困户董小强家的小客栈经常游客盈门;董福贤家的传统酒坊也建成了,产品供不应求……

虽然现在的工作重点有所转变,但我还保持着每天到村里走一遍的习惯。看到村庄一天天变美,村民的日子一天天红火,游客越来越多,我觉得自己再怎么付出都值得!

朱  磊  曾文才整理

[责任编辑:张亚茹]
内容页广告2
3
内容4
内容5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邮箱:chinaweijilu@163.com    电话:18511349188

备案号:京ICP备16016777号-6

Copyright© 2016 WeiJiLu.All Rights Reserved